未濟卦象征著萬物循環發展和生生不息,但是事物發展到不同時期、不同階段,都會遭遇不同的狀況。那麽,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,我們又該怎樣調整才能化解問題獲得成功呢?
我們常常講階段性調整,人生就是階段性調整。孔子告訴我們,15歲才能夠誌於學。《易經》裏麵第十五卦就是謙卦。一個人不謙虛是學不到東西的。所以小孩子學到一點就喜歡表現,覺得自己懂得很多,然後就想考倒老師,從而看不起老師。這就是謙卦沒有學好,隻有把謙卦學好了,才算是真正在學。小孩子是不懂得謙的,這就需要家長告訴他:沒有一個人是全懂的,老師也不例外。如果你有什麽不懂的,可以去問老師,但是老師可以回答,也可以不回答,也許老師要回去準備一下,查一查資料再來說,這樣一來,小孩子就慢慢懂了,然後他自己就會知道,對於自己不懂的問題要怎麽問。
[熊貓][熊貓]三十而立,第三十卦就是上經的最後一卦——離卦。離卦是指我們最起碼要對自然的現象有所了解,自己已經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麵,覺得這樣走下去是沒有錯的,因為那個目標是光明正大的,並且已經出現了光明的景象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當然可以立定為人處事的原則,目標也可以立。否則我們是無法立的,如果立在了不對的地方,結果會是很慘的。
[熊貓][熊貓]四十而不惑,第四十卦是解卦,就是解惑了,所有的惑都被解了,所以叫四十不惑。
[熊貓][熊貓]五十而知天命,第五十卦是鼎卦。人到了五十歲一定會敬天,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成就都是老天給的,沒有老天給我們,可能就是無攸利。
[熊貓][熊貓]六十而耳順,一個人要做到耳順,實在是太難了。《易經》中第六十卦節卦,就是說人要知道節製自己。人到了60歲耳朵已經嚴重的退化了:要麽聽不見,要麽聽不清楚,要麽聽錯了,要麽先人為主。這樣一來,不管人家講什麽,我們都是想象自己聽到的就是這個,主觀的去判斷一切,這是後果非常嚴重的事情。
[熊貓][熊貓]最後,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。把易經六十四卦讀完了還做不到從心所欲這一點,那就還要靠自己去不停的完善,不停地領悟,把所有卦結合起來看到它們內在的聯係,最後才會豁然開朗,原來是這樣子,那時候才有本事從心所欲,同時又不會違反自然的規律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